2026年SASMO(新加坡及亚洲学校数学奥林匹克)延续其亚洲最大规模数学竞赛的地位,覆盖40余个国家,累计参赛者超50万人。
一、SASMO数学竞赛赛程关键节点
报名通道预计于2026年1月开放,常规报名截止时间为2026年3月上旬,逾期不设补报。竞赛计划于2026年4月中旬举行(参考历年安排),成绩将于考后6周左右发布。竞赛采用分级机制,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(G1-G12)独立命题,确保难度与各年级认知水平匹配。
二、SASMO数学竞赛竞赛形式
SASMO以逻辑严密、思维新颖著称,其赛制设计兼具选拔性与包容性:
题型结构:
Section A:15道选择题,每题2分,总分30分(答对得分,答错扣1分,不答0分)。
Section B:10道简答题,每题4分,总分40分(答对得分,答错或不答0分)。
总分机制:
卷面原始分70分 + 15分起始分,总分85分(避免负分)。
考试形式:
支持线上(统一考试系统)或线下(合作考点学校),全程禁用计算器,限时90分钟。
语言适配:
提供中英双语试卷,兼顾非英语母语学生需求。
三、SASMO数学竞赛核心内容与命题趋势
竞赛内容覆盖七大核心题型,并呈现显著趋势变化:
1. 年级专项重点
低年级(G1-G6):算术统计(如周期问题、日期推算)、几何测量(立体图形展开)、逻辑谜题(数字模式、密码破译)。
高年级(G7-G12):数论(质因数分解、同余定理)、代数恒等变形、概率统计及博弈论策略(如资源分配优化)。
2. 模块权重分配
应用实践题(40%):生活场景建模(交通路线优化、超市折扣计算)。
图形认知题(20%):几何变换(对称、60°旋转高频考点)、鸟头模型与蝴蝶定理的面积巧算。
逻辑推理题(15%-28%):数表规律、策略博弈(高年级新增题型)。
3. 命题新特征
创新融合:结合非十进制运算、抽屉原理解决存在性问题,2026年预计新增节水装置设计、AI算法逻辑等跨学科题型。
陷阱题升级:单位混淆(厘米/米)、逻辑限定词(“至少”vs“不可能”)频现,近年选择题因单位转换错误率超70%。
四、SASMO数学竞赛备赛策略
1. 三阶段规划
基础巩固期(赛前3个月):梳理课内核心知识(整除规律、方程求解),强化计算准确率。
能力提升期(赛前1个月):专项突破逻辑推理题,运用新加坡CPA教学法(具象-形象-抽象)转化实际问题。
冲刺模考期(赛前2周):限时完成近十年真题(2016–2025年),小学组40分钟/套,中学组90分钟/套。
2. 核心能力训练
数论巧解:掌握快速判断整除性(如3、9、11的规律)、余数周期性应用。
几何直观:通过平移、旋转(重点训练60°)简化复杂图形关系。
组合妙想:区分排列与组合本质,熟练运用树状图分类计数。
3. 实战技巧
时间分配:前10题控制在20分钟内,避免“简单题陷阱”。
跳题标记法:遇难题立即跳过,优先完成确定性题目(如Section B简答题)。
逆向验证:代数题代入选项检验,几何题用常识筛查(如周长不可能为负值)。
五、SASMO数学竞赛奖项设置与参赛价值
1. 奖项设置与分数线
全球奖项:满分奖(Perfect Score)、金奖(前8%)、银奖(前20%)、铜奖(前40%)、荣誉奖(前50%)。
分数线参考:以G4组为例,铜奖需39分(约答对9题),金奖门槛达60分(满分85分);G2组铜奖仅需41分(约答对10题),凸显低年级难度梯度。
特殊福利:满分奖可获国际青年荣誉协会资格;金奖选手获邀参加SIMOC(团队协作赛+个人竞速赛)及IJMO(国际精英赛)。
2. 学术价值延伸
升学优势:金奖证书被哈佛、MIT等顶尖学府列为学术背书;新加坡国立数理中学(NUSH)通过竞赛成绩提前锁定特长生。
能力迁移:CPA教学法培养的高阶思维(HOTS)直接衔接AMC、AIME等赛事,85%金奖获得者在后续高阶竞赛中晋级全球前20%。
现实意义:生活化命题(如碳中和路径优化)推动数学从学科知识向全球议题解决能力转化,契合STEM教育发展趋势。
SASMO以“40%高获奖率+前8%严选拔”的双轨机制,成为亚洲学生探索数学奥赛的核心入口。其题目直指数学本质,要求参赛者将知识转化为洞察力与创新力。2026年赛事将进一步强化跨学科融合,为全球青少年提供锤炼逻辑、应对复杂挑战的国际舞台。
备赛的同学可扫码免费下载
近十年SASMO竞赛全等级真题+答案解析+教材⇓